Vue 3 Fragment:让你的组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灵活!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里面一个挺有意思的东西——Fragment
,也就是片段。如果你用过 Vue 2,肯定遇到过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组件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根节点。 这就像你家只能有一个正门,想多开几个门都不行,实在憋屈!
Vue 3 搞了个 Fragment
,就像给你的房子装了个“任意门”,让你的组件可以拥有多个根节点,而且还不会在 DOM 里留下多余的痕迹。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那我们就来扒一扒它背后的原理。
啥是 Fragment?为啥需要它?
先来解决一个问题:啥是 Fragment
?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特殊的 VNode (虚拟节点),表示一个可以包含多个子节点的虚拟 DOM 结构,但是自身不会渲染成实际的 DOM 元素。
那为啥需要它呢? 举个例子,你可能想写一个组件,返回两个并列的 div
,就像这样:
<template>
<div>Hello</div>
<div>World</div>
</template>
在 Vue 2 里面,这样做会直接报错,因为 Vue 2 强制要求组件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根元素。 你只能用一个额外的 div
包裹起来:
<template>
<div>
<div>Hello</div>
<div>World</div>
</div>
</template>
虽然解决了报错,但引入了一个额外的 DOM 节点,这会带来一些问题:
- 样式问题: 额外的
div
可能会影响你的 CSS 样式,你需要额外的 CSS 来调整。 - DOM 结构冗余: 多了一层嵌套,DOM 结构变得更复杂,影响性能。
- 语义化问题: 这个额外的
div
通常没有实际的语义,只是为了满足 Vue 2 的要求。
Fragment
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 有了它,你就可以直接返回多个根节点,而不会引入额外的 DOM 元素:
<template>
<template> <!-- 注意这里,使用了 template 标签 -->
<div>Hello</div>
<div>World</div>
</template>
</template>
或者更简洁的方式(实际上底层也是 Fragment
):
<template>
<div>Hello</div>
<div>World</div>
</template>
Vue 3 会把这两个 div
直接渲染到父节点中,而不会在它们外面再包裹一层。就像俄罗斯套娃,你打开最外层的套娃,直接就能看到里面的小套娃,而没有额外的壳。
Fragment 的实现原理:源码探秘
好了,概念理解了,现在咱们来深入源码,看看 Fragment
是怎么实现的。 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避免陷入枯燥的细节。
1. createVNode
函数:VNode 的诞生
首先,我们要找到 VNode 是怎么创建的。 在 Vue 3 里面,创建 VNode 的核心函数是 createVNode
。 这个函数会根据你传入的参数,创建一个对应的 VNode 对象。
// 简化后的 createVNode 函数 (packages/runtime-core/src/vnode.ts)
function createVNode(
type: VNodeTypes | Component,
props: Data | null = null,
children: unknown = null
): VNode {
// ... 省略一些参数处理和类型判断
const vnode: VNode = {
__v_isVNode: true,
type,
props,
children,
key: props && normalizeKey(props),
shapeFlag: ShapeFlags.ELEMENT, // 默认是 Element
el: null, // 对应的 DOM 元素
// ... 省略其他属性
}
// 根据 children 的类型设置 shapeFlag
normalizeChildren(vnode, children)
return vnode
}
这个函数接收三个主要参数:
type
: VNode 的类型,可以是字符串 (表示 DOM 元素),也可以是组件对象。 对于Fragment
来说,type
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Fragment
。props
: VNode 的属性,比如class
、style
等。children
: VNode 的子节点,可以是字符串、VNode 对象,也可以是数组。
关键在于 type
参数。 当 type
等于 Fragment
时,createVNode
就会创建一个 Fragment
类型的 VNode。
2. Fragment
的特殊标记:ShapeFlags
VNode 对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叫做 shapeFlag
。 它是一个枚举值,用来标记 VNode 的类型和子节点的类型。
// packages/shared/src/shapeFlags.ts
export const enum ShapeFlags {
ELEMENT = 1,
FUNCTIONAL_COMPONENT = 1 << 1,
STATEFUL_COMPONENT = 1 << 2,
TEXT_CHILDREN = 1 << 3,
ARRAY_CHILDREN = 1 << 4,
SLOTS_CHILDREN = 1 << 5,
TELEPORT = 1 << 6,
SUSPENSE = 1 << 7,
COMPONENT = ShapeFlags.STATEFUL_COMPONENT | ShapeFlags.FUNCTIONAL_COMPONENT
}
ShapeFlags
使用位运算来表示不同的类型,可以同时标记多个类型。 对于 Fragment
来说,它会被标记为 ShapeFlags.ARRAY_CHILDREN
,因为它的子节点通常是一个数组。
// 简化后的 normalizeChildren 函数 (packages/runtime-core/src/vnode.ts)
function normalizeChildren(vnode: VNode, children: unknown) {
if (typeof children === 'string') {
vnode.shapeFlag |= ShapeFlags.TEXT_CHILDREN
} else if (Array.isArray(children)) {
vnode.shapeFlag |= ShapeFlags.ARRAY_CHILDREN
} else {
vnode.shapeFlag |= ShapeFlags.TEXT_CHILDREN // 假设是文本节点
}
}
shapeFlag
就像一个标签,告诉 Vue 这个 VNode 是啥类型的,以及它有哪些特性。
3. patch
函数:VNode 的渲染
创建了 VNode 之后,下一步就是把 VNode 渲染成真实的 DOM 元素。 这个过程的核心函数是 patch
。 patch
函数会比较新旧两个 VNode,然后根据它们的差异,更新 DOM 元素。
// 简化后的 patch 函数 (packages/runtime-core/src/renderer.ts)
const patch: PatchFn = (
n1: VNode | null,
n2: VNode,
container: RendererElement,
anchor: RendererNode | null = null,
parentComponent: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 null = null,
parentSuspense: SuspenseBoundary | null = null,
isSVG: boolean = false,
optimized: boolean = false,
internals: RendererInternals<RendererNode, RendererElement>,
) => {
const { type, shapeFlag } = n2
switch (type) {
// ... 省略其他类型
default: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ELEMENT) {
processElement(n1, n2, container, anchor, parentComponent, parentSuspense, isSVG, optimized, internals)
} else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COMPONENT) {
processComponent(n1, n2, container, anchor, parentComponent, parentSuspense, isSVG, optimized, internals)
} else if (type === Fragment) { // 重点在这里!
processFragment(n1, n2, container, anchor, parentComponent, parentSuspense, isSVG, optimized, internals)
}
}
}
可以看到,patch
函数会根据 VNode 的 type
和 shapeFlag
,调用不同的处理函数。 当 type
等于 Fragment
时,patch
函数会调用 processFragment
函数来处理。
4. processFragment
函数:Fragment 的特殊处理
processFragment
函数是 Fragment
实现的关键。 它会遍历 Fragment
的子节点,然后把它们直接渲染到父节点中,而不会创建额外的 DOM 元素。
// 简化后的 processFragment 函数 (packages/runtime-core/src/renderer.ts)
const processFragment = (
n1: VNode | null,
n2: VNode,
container: RendererElement,
anchor: RendererNode | null,
parentComponent: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 null,
parentSuspense: SuspenseBoundary | null,
isSVG: boolean,
optimized: boolean,
internals: RendererInternals<RendererNode, RendererElement>,
) => {
const { mountChildren, patchChildren } = internals
const { children } = n2
if (n1 == null) {
mountChildren(children as VNode[], container, anchor, parentComponent, parentSuspense, isSVG, optimized)
} else {
patchChildren(n1, n2, container, anchor, parentComponent, parentSuspense, isSVG, optimized)
}
}
可以看到,processFragment
函数会调用 mountChildren
或 patchChildren
函数来处理 Fragment
的子节点。 这两个函数会遍历子节点,然后递归调用 patch
函数,把每个子节点渲染到父节点中。
总结:Fragment 的渲染流程
- 创建 VNode:
createVNode
函数创建一个Fragment
类型的 VNode,并把shapeFlag
标记为ShapeFlags.ARRAY_CHILDREN
。 - 渲染 VNode:
patch
函数根据 VNode 的type
和shapeFlag
,调用processFragment
函数。 - 处理子节点:
processFragment
函数遍历Fragment
的子节点,然后递归调用patch
函数,把每个子节点渲染到父节点中。
整个过程中,Fragment
自身不会创建任何 DOM 元素,它只是作为一个容器,把它的子节点直接渲染到父节点中。
代码示例:Fragment 的使用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来看几个 Fragment
的实际使用例子。
1. 渲染多个根节点
<template>
<template>
<h1>Title</h1>
<p>Content</p>
</template>
</template>
这段代码会渲染出一个 h1
元素和一个 p
元素,而不会在它们外面包裹额外的 DOM 元素。
2. 条件渲染
<template>
<template v-if="showTitle">
<h1>Title</h1>
</template>
<p>Content</p>
</template>
这段代码会根据 showTitle
的值,决定是否渲染 h1
元素。 如果 showTitle
为 true
,则渲染 h1
和 p
元素; 如果 showTitle
为 false
,则只渲染 p
元素。
3. 循环渲染
<template>
<template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
<div>{{ item.name }}</div>
<p>{{ item.description }}</p>
</template>
</template>
这段代码会循环渲染 items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每个元素会渲染出一个 div
元素和一个 p
元素。
Fragment 的优点
- 避免额外的 DOM 元素: 减少 DOM 结构的冗余,提高性能。
- 简化 CSS 样式: 避免额外的 DOM 元素带来的样式问题。
- 提高组件的灵活性: 允许组件返回多个根节点,更方便地组织组件结构。
Fragment 的局限性
- 不能绑定属性:
Fragment
自身不能绑定属性,比如class
、style
等。 因为它不会渲染成实际的 DOM 元素,所以没有地方可以绑定属性。 - 需要额外的
template
标签: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template>
标签来包裹多个根节点。
Fragment vs. Vue 2 的解决方案
特性 | Vue 2 | Vue 3 (Fragment) |
---|---|---|
根节点要求 | 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根节点 | 可以有多个根节点 |
额外 DOM 元素 | 需要额外的 DOM 元素来包裹多个根节点 | 不需要额外的 DOM 元素 |
样式问题 | 可能会引入额外的样式问题 | 避免额外的 DOM 元素带来的样式问题 |
组件灵活性 | 较低 | 较高 |
总结
Fragment
是 Vue 3 一个非常实用的特性,它允许组件拥有多个根节点,而不会引入额外的 DOM 元素。 这大大提高了组件的灵活性和性能,让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构建复杂的 UI 界面。 理解 Fragment
的实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 Vue 3,写出更高效、更简洁的代码。 就像给你的组件装了个“任意门”,让你的组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灵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 Vue 3 的其他有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