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代码堆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码农。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Diff 算法中 key
这个小妖精,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兴风作浪,哦不,是怎么高效更新 DOM 的。
咱们都知道,Vue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它高效的虚拟 DOM 和 Diff 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先用 JavaScript 对象模拟 DOM 树(这就是虚拟 DOM),然后每次数据更新,就对比新旧两棵虚拟 DOM 树的差异(这就是 Diff 算法),最后只把真正不同的地方更新到实际 DOM 上,避免大面积的 DOM 操作,从而提高性能。
但是,Diff 算法可不是傻瓜式地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比对。它需要一些“线索”来帮助它更快更准地找到需要更新的节点。这个关键的线索,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 key
属性。
一、key
:Diff 算法的“身份证”
想象一下,你在人群中找人,如果每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你怎么找?是不是得一个个问:“你是小明吗?你是小红吗?” 这样效率得多低啊!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证号,你只需要拿着身份证号一查,就能精准地找到对应的人。
key
在 Vue Diff 算法中的作用,就类似于身份证号。它是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来区分不同的节点。当 Vue 在新旧虚拟 DOM 树中寻找可复用的节点时,会优先根据 key
来进行匹配。
二、没有 key
会发生什么?
如果没有 key
,Vue 会怎么做呢?它会采用一种叫做“就地更新”的策略。也就是说,它会尽可能地复用已有的 DOM 节点,只是简单地更新节点的内容。
咱们来看个例子: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 items">{{ item.name }}</li>
</ul>
<button @click="addItem">Add Item</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tems: [
{ id: 1, name: 'Apple' },
{ id: 2, name: 'Banana' },
{ id: 3, name: 'Orange' }
]
};
},
methods: {
addItem() {
this.items.unshift({ id: Date.now(), name: 'New Item' });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列表,点击 "Add Item" 按钮会在列表头部添加一个新的 item
。
如果没有 key
,当你点击 "Add Item" 时,Vue 会怎么更新 DOM 呢?
它会把第一个 li
节点的内容更新为 "New Item",然后把第二个 li
节点的内容更新为 "Apple",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它会把所有已有的 li
节点的内容都更新一遍,然后创建一个新的 li
节点添加到列表末尾。
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只是想在列表头部添加一个新的 li
节点,其他节点应该保持不变才对。
三、key
的威力:节点复用和移动
有了 key
之后,Vue 就能更智能地更新 DOM 了。咱们给上面的例子加上 key
: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 item.name }}</li>
</ul>
<button @click="addItem">Add Item</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tems: [
{ id: 1, name: 'Apple' },
{ id: 2, name: 'Banana' },
{ id: 3, name: 'Orange' }
]
};
},
methods: {
addItem() {
this.items.unshift({ id: Date.now(), name: 'New Item' });
}
}
};
</script>
现在,当我们点击 "Add Item" 时,Vue 会怎么更新 DOM 呢?
- 它会发现新的虚拟 DOM 树中多了一个
key
为Date.now()
的节点。 - 它会在旧的虚拟 DOM 树中寻找是否有
key
为Date.now()
的节点。 - 如果没有找到,它会创建一个新的
li
节点,并插入到列表头部。 - 对于旧的虚拟 DOM 树中的节点,Vue 会根据
key
来判断它们是否需要更新。 - 由于旧的节点和新的节点都有相同的
key
,Vue 会认为它们是同一个节点,可以复用。 - Vue 会把旧的节点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并更新节点的内容(如果需要)。
也就是说,Vue 只会创建一个新的 li
节点,然后把已有的 li
节点移动到正确的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 DOM 操作。
四、源码剖析:key
在 Diff 算法中的作用
咱们来看看 Vue 源码中,key
是怎么影响 Diff 算法的。
Vue 的 Diff 算法主要在 patch
函数中实现。patch
函数会比较新旧两个 VNode(虚拟节点),然后根据它们的差异来更新 DOM。
在 patch
函数中,有一个关键的函数叫做 updateChildren
,它负责比较新旧两个 VNode 的子节点。
updateChildren
函数的核心逻辑如下:
-
创建两个指针:
oldStartIdx
指向旧 VNode 的第一个子节点,newStartIdx
指向新 VNode 的第一个子节点,oldEndIdx
指向旧 VNode 的最后一个子节点,newEndIdx
指向新 VNode 的最后一个子节点。 -
循环比较: 循环比较新旧 VNode 的子节点,直到其中一个 VNode 的所有子节点都比较完毕。
-
四种比较策略: 在循环中,
updateChildren
函数会尝试使用四种比较策略来找到可复用的节点:- 新旧 VNode 的
key
和tag
都相同: 这表示新旧 VNode 是同一个节点,可以直接复用。 - 新旧 VNode 的
key
相同,但tag
不同: 这表示新旧 VNode 不是同一个节点,需要创建新的节点。 - 旧 VNode 的
key
在新的 VNode 中找到了: 这表示旧 VNode 需要移动到新的位置。 - 新的 VNode 的
key
在旧的 VNode 中找到了: 这表示新的 VNode 需要插入到旧的位置。
- 新旧 VNode 的
-
处理剩余节点: 如果旧 VNode 的子节点比较完毕,但新 VNode 的子节点还有剩余,则需要创建新的节点并插入到 DOM 中。如果新 VNode 的子节点比较完毕,但旧 VNode 的子节点还有剩余,则需要删除 DOM 中多余的节点。
咱们用表格来总结一下这四种比较策略:
比较策略 | 条件 | 操作 |
---|---|---|
新旧 VNode 的 key 和 tag 都相同 |
oldVNode.key === newVNode.key && oldVNode.tag === newVNode.tag |
patchVNode(oldVNode, newVNode) ,更新节点属性和子节点。 |
新旧 VNode 的 key 相同,但 tag 不同 |
oldVNode.key === newVNode.key && oldVNode.tag !== newVNode.tag |
createElm(newVNode) ,创建新的节点,replaceNode(oldVNode.elm, newElm) ,替换旧的节点。 |
旧 VNode 的 key 在新的 VNode 中找到了 |
newChildren.find(child => child.key === oldVNode.key) |
moveVNode(oldVNode.elm, newAnchor) ,移动旧的节点到新的位置,patchVNode(oldVNode, newVNode) ,更新节点属性和子节点。其中 newAnchor 是指新 VNode 中该节点应该插入的位置的参考节点。 |
新的 VNode 的 key 在旧的 VNode 中找到了 |
oldChildren.find(child => child.key === newVNode.key) |
createElm(newVNode) ,创建新的节点,insertNode(newElm, oldAnchor) ,插入新的节点到旧的位置。其中 oldAnchor 是指旧 VNode 中该节点应该插入的位置的参考节点。 (注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新的节点不是直接替换旧的节点,而是插入到旧的节点之前或之后。) |
可以看到,key
在 Diff 算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 Vue 快速找到可复用的节点,并减少不必要的 DOM 操作。
五、key
的最佳实践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总结一下 key
的最佳实践:
-
必须唯一:
key
必须是唯一的,用来区分不同的节点。 -
使用稳定值:
key
应该使用稳定的值,例如数据库中的 ID。不要使用随机数或者数组索引作为key
,因为这些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 Vue 无法正确地复用节点。 -
不要在
v-if
中使用key
: 在v-if
中使用key
会导致 Vue 每次都创建新的节点,而不是复用已有的节点。如果需要根据条件来显示不同的节点,可以使用v-show
代替v-if
。 -
避免在循环中使用相同的
key
: 如果在循环中使用相同的key
,会导致 Vue 无法正确地更新 DOM,可能会出现显示错误或者性能问题。
六、index
作为 key
的陷阱
很多初学者会使用数组索引 index
作为 key
,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问题。
咱们来看个例子: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ndex">{{ item.name }}</li>
</ul>
<button @click="removeItem(1)">Remove Item</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tems: [
{ id: 1, name: 'Apple' },
{ id: 2, name: 'Banana' },
{ id: 3, name: 'Orange' }
]
};
},
methods: {
removeItem(index) {
this.items.splice(index, 1);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数组索引 index
作为 key
。当我们点击 "Remove Item" 按钮删除第二个 item
时,会发生什么呢?
Vue 会发现第二个 li
节点的 key
从 1
变成了 0
,第三个 li
节点的 key
从 2
变成了 1
。也就是说,所有 li
节点的 key
都发生了变化。
这会导致 Vue 认为所有 li
节点都需要更新,从而进行不必要的 DOM 操作。
因此,除非你的列表是静态的,或者你确定列表中的 item
不会发生改变,否则不要使用数组索引 index
作为 key
。
七、总结
key
是 Vue Diff 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它可以帮助 Vue 更高效地更新 DOM。使用正确的 key
可以提高应用的性能,避免不必要的 DOM 操作。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Vue Diff 算法中 key
的作用。记住,key
是 Diff 算法的“身份证”,用好它,你的 Vue 应用就能飞起来!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