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 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effect
函数,以及它的小伙伴 track
和 trigger
。 这三个家伙凑在一起,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组,驱动着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运转。 准备好了吗?Let’s dive in!
一、effect
函数:副作用的守门人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副作用”。 在编程世界里,副作用指的是函数除了返回值之外,还对外部环境产生了影响。 比如,修改了全局变量,更新了 DOM,发起了网络请求等等。
在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中,effect
函数就是用来包裹这些副作用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
- 收集依赖: 当
effect
函数执行的时候,如果它访问了响应式数据,那么effect
函数就会被“登记”到这个响应式数据的依赖列表中。 也就是告诉这个响应式数据:“嘿,哥们,我需要你,你变了记得通知我一声!” - 执行副作用:
effect
函数会执行你传入的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里通常包含着需要响应式数据驱动的副作用代码。 - 响应式更新: 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它会通知所有依赖于它的
effect
函数,然后这些effect
函数就会重新执行,从而更新副作用。
简单来说,effect
函数就像一个观察者,默默地观察着响应式数据的变化,一旦发现变化,就立即执行相应的副作用。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 reactive, effect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is: ${state.count}`); // 副作用:打印 count 的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textContent = `Count: ${state.count}`; // 副作用:更新 DOM
});
state.count++; // 触发响应式更新
在这个例子中,effect
函数包裹了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会打印 state.count
的值,并且更新 DOM。 当 state.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effect
函数就会重新执行,从而更新控制台输出和 DOM。
二、track
函数:依赖收集的幕后英雄
track
函数是依赖收集的核心。 它的作用是:
- 判断是否需要收集依赖: 首先,它会检查当前是否有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如果没有,说明当前不是在响应式上下文中,不需要收集依赖。 - 建立依赖关系: 如果有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那么track
函数会将这个effect
函数添加到响应式数据的依赖列表中。 也就是建立响应式数据和effect
函数之间的联系。
简单来说,track
函数就像一个登记员,负责将 effect
函数登记到响应式数据的“户口本”上。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化的 track
函数的实现: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return; // 没有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直接返回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 获取 target 对应的 depsMap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 获取 key 对应的 dep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if (!dep.has(activeEffect)) {
dep.add(activeEffect); // 将 activeEffect 添加到 dep 中
}
}
// 全局的依赖收集器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effectFn = () => {
activeEffect = effectFn;
fn(); // 执行副作用函数,触发 getter,进而触发 track
activeEffect = null; // 执行完毕,重置 activeEffect
};
effectFn(); // 立即执行一次
}
在这个例子中:
activeEffect
变量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effect
函数。targetMap
是一个全局的 WeakMap,用来存储所有响应式数据的依赖关系。targetMap
的 key 是响应式对象,value 是一个depsMap
,depsMap
的 key 是响应式对象的属性,value 是一个dep
,dep
是一个 Set,存储了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effect
函数。track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target
(响应式对象) 和key
(响应式属性)。 它会从targetMap
中获取target
对应的depsMap
,然后从depsMap
中获取key
对应的dep
。 如果dep
不存在,就创建一个新的dep
。 最后,将当前的activeEffect
添加到dep
中。effect
函数将传入的副作用函数包装成effectFn
并立即执行,在执行effectFn
之前,将activeEffect
设置为effectFn
,执行完毕后,重置activeEffect
为 null。
三、trigger
函数:响应式更新的指挥官
trigger
函数是响应式更新的触发器。 它的作用是:
- 查找依赖: 根据响应式对象和属性,从
targetMap
中找到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effect
函数。 - 执行依赖: 遍历所有找到的
effect
函数,依次执行它们。
简单来说,trigger
函数就像一个广播员,负责通知所有依赖于某个响应式数据的 effect
函数:“注意啦!注意啦!你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啦,赶紧更新吧!”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化的 trigger
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 获取 target 对应的 depsMap
if (!depsMap) return; // 没有依赖,直接返回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 获取 key 对应的 dep
if (!dep) return; // 没有依赖,直接返回
dep.forEach(effect => {
effect(); // 执行 effect 函数
});
}
在这个例子中:
trigger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target
(响应式对象) 和key
(响应式属性)。 它会从targetMap
中获取target
对应的depsMap
,然后从depsMap
中获取key
对应的dep
。 如果dep
不存在,说明没有effect
函数依赖于该属性,直接返回。 否则,遍历dep
中的所有effect
函数,依次执行它们。
四、effect
、track
和 trigger
的协同工作
现在,让我们把 effect
、track
和 trigger
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 初始化: 当创建一个响应式对象时,Vue 3 会使用
reactive
函数将其包装成一个 Proxy 对象。 - 依赖收集: 当
effect
函数执行时,如果它访问了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就会触发 Proxy 对象的get
拦截器。 在get
拦截器中,会调用track
函数,将当前的effect
函数添加到该属性的依赖列表中。 - 响应式更新: 当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发生变化时,会触发 Proxy 对象的
set
拦截器。 在set
拦截器中,会调用trigger
函数,找到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effect
函数,并依次执行它们。
用一个表格来总结它们的关系:
函数 | 作用 | 触发时机 |
---|---|---|
effect |
包裹副作用,收集依赖,响应式更新。 当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重新执行副作用函数。 | 首次执行,以及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 |
track |
依赖收集。 将当前的 effect 函数添加到响应式数据的依赖列表中。 |
当 effect 函数执行时,访问了响应式数据的属性时,触发 Proxy 对象的 get 拦截器,在 get 拦截器中调用 track 函数。 |
trigger |
响应式更新。 找到所有依赖于某个响应式数据的 effect 函数,并依次执行它们。 |
当响应式数据的属性发生变化时,触发 Proxy 对象的 set 拦截器,在 set 拦截器中调用 trigger 函数。 |
让我们用一个完整的例子来演示这个过程:
import { reactive, effect } from 'vue';
// 简化的 reactive 函数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track(target, key); // 依赖收集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oldValue !== value) {
trigger(target, key); // 触发更新
}
return result;
}
});
}
const state = reactive({
name: 'Vue',
age: 3
});
effect(() => {
console.log(`Name: ${state.name}, Age: ${state.ag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textContent = `Name: ${state.name}, Age: ${state.age}`;
});
state.age++; // 触发响应式更新
在这个例子中:
- 我们创建了一个响应式对象
state
。 - 我们使用
effect
函数包裹了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会打印state.name
和state.age
的值,并且更新 DOM。 - 当
state.age
的值发生变化时,会触发 Proxy 对象的set
拦截器,在set
拦截器中会调用trigger
函数。 trigger
函数会找到所有依赖于state.age
的effect
函数,并执行它们。effect
函数重新执行,从而更新控制台输出和 DOM。
五、高级用法和注意事项
effect
的选项:effect
函数可以接收一个可选的选项对象,用来配置它的行为。 比如,可以设置lazy
选项为true
,让effect
函数在创建时不要立即执行,而是等到依赖数据发生变化时再执行。 还可以设置scheduler
选项,自定义effect
函数的执行时机。- 避免无限循环: 在使用
effect
函数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无限循环。 比如,如果在effect
函数中修改了依赖的响应式数据,那么可能会导致effect
函数不断地重新执行,从而造成无限循环。 stop
函数: 可以使用stop
函数停止一个effect
函数的执行。 停止后,该effect
函数将不再响应依赖数据的变化。- 计算属性 (Computed) 和侦听器 (Watch): Vue 3 的计算属性和侦听器都是基于
effect
函数实现的。 它们是对effect
函数的更高层次的封装,提供了更方便的 API。
六、总结
effect
、track
和 trigger
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基石。 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响应式数据的自动更新,极大地简化了 Vue 应用的开发。
理解了这三个函数的工作原理,你就能更好地理解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从而写出更高效、更健壮的 Vue 应用。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