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 Vue 3 源码中 `computed` 属性的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的实现,以及它们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计算,实现高效缓存。

Vue 3 Computed 属性的 Dirty Flag 和 Lazy 属性:一场关于效率的狂欢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中 computed 属性里的两个小秘密,但却能让你的 Vue 应用跑得飞快的关键人物: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

如果你写过 Vue 组件,肯定用过 computed 属性。它能根据响应式依赖自动计算出一个新值,并且只有在依赖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但 Vue 到底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重新计算,什么时候该偷懒睡觉呢? 这就得靠我们今天的主角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了。

准备好了吗? 这将是一场关于效率的狂欢!

1. computed 属性的基本结构:一个有记忆的计算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 computed 属性的基本用法和结构。在 Vue 3 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一个 computed 属性: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 => count.value * 2)

    return {
      count,
      doubleCount
    }
  }
}

在这个例子中,doubleCount 是一个 computed 属性,它的值是 count 的两倍。当 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doubleCount 的值也会自动更新。

在 Vue 3 源码中,computed 属性会被封装成一个 ComputedRefImpl 类的实例。这个类负责管理 computed 属性的依赖、计算和缓存。它的基本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class ComputedRefImpl<T> {
  private _value!: T // 缓存的值
  private _dirty = true  // 是否需要重新计算的标志
  private _effect: ReactiveEffect<T>  // 负责计算的 effect
  public readonly effect: ReactiveEffect<T> // expose effect so computed can be stopped (e.g. during testing)
  public readonly __v_isRef = true
  public readonly [ReactiveFlags.IS_READONLY]: boolean = true

  constructor(
    getter: ComputedGetter<T>,
    private readonly _setter: ComputedSetter<T>,
    isReadonly: boolean,
    isSSR: boolean
  ) {
    this._effect = new ReactiveEffect(getter, () => {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true // 标记为 dirty,下次访问时重新计算
        triggerRef(this) // 触发依赖更新
      }
    })
    this._effect.computed = this
    this._effect.active = this._cacheable = !isSSR
    this[ReactiveFlags.IS_READONLY] = isReadonly
  }
    get value() {
       // ... 访问 computed 属性时的逻辑
    }
    set value(newValue: T) {
        // ... 设置 computed 属性时的逻辑
    }

}

可以看到,ComputedRefImpl 类中有几个关键的属性:

  • _value: 用来缓存计算结果。
  • _dirty: 一个布尔值,表示 computed 属性是否“脏”了,也就是是否需要重新计算。
  • _effect: 一个 ReactiveEffect 实例,负责执行计算函数(getter),并收集依赖。

2. dirty 标志:一个精明的守门员

dirty 标志是 computed 属性实现高效缓存的核心。它的作用就像一个精明的守门员,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允许重新计算。

  • 初始状态:computed 属性第一次创建时,_dirty 标志会被设置为 true,表示需要进行第一次计算。

  • 依赖更新:computed 属性的依赖发生变化时,_dirty 标志会被设置为 true。这是通过 ReactiveEffect 的 scheduler 函数实现的。 每次依赖更新都会执行scheduler函数,然后将_dirty 设置为 true

  • 访问属性: 当访问 computed 属性的 value 时,会检查 _dirty 标志。

    • 如果 _dirtytrue,表示需要重新计算,就执行计算函数,并将结果缓存到 _value 中,然后将 _dirty 设置为 false
    • 如果 _dirtyfalse,表示已经缓存了最新的值,直接返回 _value

让我们来看一下 ComputedRefImplget value() 方法的具体实现:

get value() {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false
      this._value = this._effect.run()! // 执行计算函数,并缓存结果
    }
    return this._value
  }

可以看到,只有当 _dirtytrue 时,才会执行 this._effect.run() 重新计算。

举个例子: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a = ref(1)
    const b = ref(2)

    const sum = computed(() => {
      console.log('计算 sum') // 只有在必要时才会输出
      return a.value + b.value
    })

    // 初始状态,访问 sum.value 会触发计算
    console.log(sum.value) // 输出: 计算 sum  3

    // 修改 a 的值,sum 标记为 dirty
    a.value = 3

    // 再次访问 sum.value,会触发重新计算
    console.log(sum.value) // 输出: 计算 sum  5

    // 再次访问 sum.value,不会触发重新计算,直接返回缓存值
    console.log(sum.value) // 输出: 5

    return {
      a,
      b,
      sum
    }
  }
}

在这个例子中,只有在 ab 的值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 sum。如果没有变化,sum 会直接返回缓存的值,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计算。

3. lazy 属性:一个可以选择延迟计算的懒人

lazy 属性允许我们选择是否立即计算 computed 属性的值。默认情况下,computed 属性是“非懒加载”的,也就是在第一次访问 value 属性时才会进行计算。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置 lazy 选项来创建一个“懒加载”的 computed 属性。 懒加载的 computed 属性只有在第一次访问 .value 时才会执行计算函数。

Vue 3 中并没有直接暴露 lazy 配置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实现类似的效果。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手动控制 dirty 标志: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a = ref(1)
    const b = ref(2)
    let _sum: number | undefined;
    const sum = computed(() => {
        console.log('计算 sum');
        return a.value + b.value
    })

    const lazySum = () => {
        if(_sum === undefined){
            _sum = sum.value;
        }
        return _sum;
    }

    // 初始状态,不会触发计算
    console.log('初始化完成')

    // 第一次访问 lazySum(),会触发计算
    console.log(lazySum()) // 输出: 计算 sum  3

    // 修改 a 的值
    a.value = 4

    // 再次访问 lazySum(),会触发重新计算
    console.log(lazySum()) // 输出: 计算 sum  6

    return {
      a,
      b,
      sum,
      lazySum
    }
  }
}

在这个例子中,lazySum 函数充当了懒加载 computed 属性的角色。 只有在第一次调用 lazySum() 时,才会执行计算函数 sum.value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lazy 属性?

  • computed 属性的计算量很大,并且不一定需要立即使用时。
  • computed 属性的依赖项在组件初始化时还没有准备好时。

4.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珠联璧合,天下无敌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就像一对珠联璧合的搭档,共同为 computed 属性的高效缓存保驾护航。

  • dirty 标志负责跟踪依赖的变化,确保只有在必要时才会重新计算。
  • lazy 属性允许我们选择延迟计算,避免不必要的初始化开销。

它们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 Vue 应用的计算量,提高性能。

5. 表格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的特点:

特性 dirty 标志 lazy 属性
作用 标记 computed 属性是否需要重新计算 选择是否延迟计算 computed 属性的值
触发条件 依赖发生变化 第一次访问 value 属性时
实现方式 ComputedRefImpl 类内部维护的布尔值 (Vue 3 默认不支持,但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实现类似效果)
默认行为 初始值为 true,依赖变化时设置为 true 默认非懒加载,第一次访问 value 属性时立即计算
适用场景 所有 computed 属性 计算量大、不一定立即使用、依赖项初始化时未准备好的 computed 属性

6. 源码分析(片段)

让我们深入 Vue 3 源码,看看 dirty 标志和 ReactiveEffect 的 scheduler 函数是如何工作的。

以下是 ComputedRefImpl 类中 get value() 方法和 ReactiveEffect 的 scheduler 函数的简化版本:

// ComputedRefImpl.ts

class ComputedRefImpl<T> {
  private _value!: T
  private _dirty = true
  private _effect: ReactiveEffect<T>

  constructor(getter: ComputedGetter<T>, ...args) {
    this._effect = new ReactiveEffect(getter, () => {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true  // 依赖更新时,标记为 dirty
        triggerRef(this) // 触发依赖更新
      }
    })
  }

  get value() {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false
      this._value = this._effect.run()!  // 重新计算
    }
    trackRefValue(this)
    return this._value
  }
}

// effect.ts

class ReactiveEffect<T> {
  computed?: ComputedRefImpl<T>
  constructor(
    public fn: () => T,
    public scheduler: EffectScheduler | null = null,
  ) {}

  run() {
    activeEffect = this
    try {
      return this.fn() // 执行计算函数,并收集依赖
    } finally {
      activeEffect = undefined
    }
  }
}

在这个简化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

  1. ReactiveEffectscheduler 函数会在依赖更新时被调用,它会将 ComputedRefImpl 实例的 _dirty 标志设置为 true
  2. 当访问 ComputedRefImpl 实例的 value 属性时,会检查 _dirty 标志。如果为 true,则执行 ReactiveEffectrun() 方法重新计算。

7. 总结:让你的 Vue 应用跑得更快!

今天我们深入剖析了 Vue 3 源码中 computed 属性的 dirty 标志和 lazy 属性的实现。 它们是实现高效缓存的关键,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计算,提高 Vue 应用的性能。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你就能更好地利用 computed 属性,写出更高效的 Vue 代码。

记住,dirty 标志是精明的守门员,lazy 属性是可选的懒人。 善用它们,让你的 Vue 应用跑得更快!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希望大家下次再来,我们一起探索更多 Vue 的秘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