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器CBO:查询成本计算与最佳执行计划选择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数据库优化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成本的优化器 (Cost-Based Optimizer, CBO)。CBO的目标是为给定的SQL查询选择成本最低的执行计划,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要实现这一目标,CBO 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 查询成本计算: 如何准确地估算不同执行计划的成本?
- 最佳执行计划选择: 如何在所有可能的执行计划中找到成本最低的那个?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查询成本计算
查询成本的计算是 CBO 的基石。 成本通常以时间或资源消耗来衡量,例如 CPU 时间、I/O 操作次数、内存使用量等。 成本模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数据量、数据分布、索引情况、硬件资源等。
1.1 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将执行计划分解为一系列操作(例如,表扫描、索引查找、连接),并为每个操作分配一个成本。 总成本是所有操作成本的总和。
一个简化的成本模型可以表示为:
Cost(Plan) = Σ Cost(Operation_i)
其中 Operation_i
是执行计划中的一个操作,Cost(Operation_i)
是该操作的成本。
1.2 操作成本估算
对不同操作的成本估算方法各不相同。 常见的操作包括:
- 表扫描 (Table Scan): 读取表中的所有数据行。
- 索引扫描 (Index Scan): 使用索引来定位数据行。
- 排序 (Sort): 对数据进行排序。
- 连接 (Join): 将来自两个或多个表的数据组合在一起。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些操作的成本估算。
1.2.1 表扫描成本
表扫描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表的大小 (Size) 和读取数据的I/O 操作次数。通常,假设数据存储在磁盘上,则成本与读取的页数成正比。
Cost(TableScan) = NumberOfPages(Table) * CostPerPageRead
其中 NumberOfPages(Table)
是表占用的页数,CostPerPageRead
是读取一页的成本(例如,磁盘 I/O 时间)。
1.2.2 索引扫描成本
索引扫描的成本取决于索引的类型 (Type) 和扫描的范围 (Range)。 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 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
对于 B-树索引,成本包括:
- 查找成本: 从根节点遍历到叶子节点的成本。
- 读取成本: 读取叶子节点和数据行的成本。
Cost(IndexScan) = Cost(Traversal) + Cost(LeafNodeRead) + Cost(DataRowRead)
其中 Cost(Traversal)
是遍历索引的成本,Cost(LeafNodeRead)
是读取叶子节点的成本,Cost(DataRowRead)
是读取数据行的成本。 遍历成本通常与索引的深度有关,读取成本与扫描的范围有关。
如果索引是聚簇索引,则数据行与叶子节点存储在一起,Cost(DataRowRead)
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索引是非聚簇索引,则需要额外的 I/O 操作来读取数据行。
1.2.3 排序成本
排序的成本取决于排序算法和数据量。 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归并排序 (Merge Sort) 和快速排序 (Quick Sort)。
对于归并排序,成本通常与 N log N
成正比,其中 N 是数据量。
Cost(Sort) = N * log(N) * CostPerComparison
其中 N
是要排序的数据量,CostPerComparison
是每次比较的成本。
1.2.4 连接成本
连接的成本取决于连接算法和数据量。 常见的连接算法包括嵌套循环连接 (Nested Loop Join)、排序合并连接 (Sort-Merge Join) 和 哈希连接 (Hash Join)。
- 嵌套循环连接: 对于外表的每一行,扫描内表的所有行。
- 排序合并连接: 首先对两个表进行排序,然后合并排序后的结果。
- 哈希连接: 将一个表构建成哈希表,然后扫描另一个表并查找匹配的行。
不同连接算法的成本估算如下:
-
嵌套循环连接:
Cost(NestedLoopJoin) = NumberOfRows(OuterTable) * Cost(InnerTableScan)
其中
NumberOfRows(OuterTable)
是外表的行数,Cost(InnerTableScan)
是内表扫描的成本。
如果内表有索引,则可以使用索引扫描来降低成本。 -
排序合并连接:
Cost(SortMergeJoin) = Cost(SortOuterTable) + Cost(SortInnerTable) + Cost(Merge)
其中
Cost(SortOuterTable)
和Cost(SortInnerTable)
分别是排序外表和内表的成本,Cost(Merge)
是合并排序后结果的成本。 -
哈希连接:
Cost(HashJoin) = Cost(BuildHashTable) + Cost(ProbeHashTable)
其中
Cost(BuildHashTable)
是构建哈希表的成本,Cost(ProbeHashTable)
是探测哈希表的成本。
构建哈希表的成本与表的大小有关,探测哈希表的成本与另一个表的大小有关。
1.3 统计信息 (Statistics)
准确的成本估算依赖于数据库的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描述了数据的特征,例如表的大小、列的基数 (Cardinality)、数据的分布等。
常见的统计信息包括:
- 表的行数 (Number of Rows): 表中包含的行数。
- 表的页数 (Number of Pages): 表占用的页数。
- 列的基数 (Cardinality): 列中不同值的数量。
- 列的最大值 (Maximum Value): 列中的最大值。
- 列的最小值 (Minimum Value): 列中的最小值。
- 直方图 (Histogram): 列中数据的分布情况。
数据库系统通常会自动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动更新统计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1.4 成本估算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 SQL 查询:
SELECT *
FROM Orders o
JOIN Customers c ON o.CustomerID = c.CustomerID
WHERE c.City = 'London';
并且有以下统计信息:
Orders
表:- 行数: 10000
- 页数: 100
Customers
表:- 行数: 1000
- 页数: 10
CustomerID
列的基数: 1000City
列的基数: 100
假设我们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执行计划:
- 计划 1: 先扫描
Customers
表,过滤出City = 'London'
的客户,然后使用嵌套循环连接Orders
表。 - 计划 2: 先扫描
Orders
表,然后使用嵌套循环连接Customers
表,并过滤出City = 'London'
的客户。
下面我们分别估算这两个计划的成本。
计划 1 的成本估算:
- 扫描
Customers
表: 成本 = 10 页 *CostPerPageRead
- 过滤
City = 'London'
的客户: 假设City = 'London'
的客户占总客户的 1/100,则过滤后剩余 1000 * (1/100) = 10 个客户。 - 嵌套循环连接
Orders
表: 对于每个客户,扫描Orders
表。 成本 = 10 客户 100 页CostPerPageRead
总成本 = 10 CostPerPageRead
+ 10 100 CostPerPageRead
= 1010 CostPerPageRead
计划 2 的成本估算:
- 扫描
Orders
表: 成本 = 100 页 *CostPerPageRead
- 嵌套循环连接
Customers
表: 对于每个订单,扫描Customers
表。 成本 = 10000 订单 10 页CostPerPageRead
- 过滤
City = 'London'
的客户: 假设City = 'London'
的客户占总客户的 1/100,则过滤对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总成本 = 100 CostPerPageRead
+ 10000 10 CostPerPageRead
= 100100 CostPerPageRead
假设 CostPerPageRead
是一个常数,我们可以看到计划 1 的成本远低于计划 2 的成本。 因此,CBO 会选择计划 1 作为最佳执行计划。
1.5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Python 代码示例,用于估算不同连接算法的成本:
class Table:
def __init__(self, num_rows, num_pages):
self.num_rows = num_rows
self.num_pages = num_pages
class CostModel:
def __init__(self, cost_per_page_read=1.0, cost_per_comparison=0.1):
self.cost_per_page_read = cost_per_page_read
self.cost_per_comparison = cost_per_comparison
def table_scan_cost(self, table):
return table.num_pages * self.cost_per_page_read
def nested_loop_join_cost(self, outer_table, inner_table):
return outer_table.num_rows * self.table_scan_cost(inner_table)
def sort_merge_join_cost(self, outer_table, inner_table):
sort_cost = lambda table: table.num_rows * math.log2(table.num_rows) * self.cost_per_comparison
merge_cost = outer_table.num_rows + inner_table.num_rows
return sort_cost(outer_table) + sort_cost(inner_table) + merge_cost
def hash_join_cost(self, outer_table, inner_table):
build_cost = inner_table.num_rows # Simplified: cost proportional to number of rows
probe_cost = outer_table.num_rows # Simplified: cost proportional to number of rows
return build_cost + probe_cost
import math
# Example usage
orders_table = Table(num_rows=10000, num_pages=100)
customers_table = Table(num_rows=1000, num_pages=10)
cost_model = CostModel()
nested_loop_cost = cost_model.nested_loop_join_cost(orders_table, customers_table)
sort_merge_cost = cost_model.sort_merge_join_cost(orders_table, customers_table)
hash_join_cost = cost_model.hash_join_cost(orders_table, customers_table)
print(f"Nested Loop Join Cost: {nested_loop_cost}")
print(f"Sort-Merge Join Cost: {sort_merge_cost}")
print(f"Hash Join Cost: {hash_join_cost}")
这段代码定义了 Table
类和 CostModel
类。 Table
类表示一个表,包含行数和页数信息。 CostModel
类包含不同操作的成本估算方法。 代码示例还演示了如何使用 CostModel
类来估算不同连接算法的成本。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实际的成本模型会更加复杂。
二、最佳执行计划选择
CBO 需要在所有可能的执行计划中找到成本最低的那个。 这通常是一个 NP-hard 问题,因为可能的执行计划数量随着查询的复杂性呈指数增长。
2.1 执行计划枚举
CBO 使用不同的策略来枚举可能的执行计划。 常见的策略包括:
- 自底向上 (Bottom-Up): 从单个表开始,逐步构建更复杂的执行计划。
- 自顶向下 (Top-Down): 从完整的查询开始,逐步分解成更小的子查询。
-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存储中间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 启发式搜索 (Heuristic Search): 使用启发式规则来指导搜索过程。
2.2 执行计划剪枝
由于可能的执行计划数量非常大,CBO 需要使用剪枝技术来减少搜索空间。 常见的剪枝技术包括:
- 基于规则的优化 (Rule-Based Optimization): 应用规则来转换执行计划,例如,将
WHERE
子句下推到表扫描操作。 - 基于成本的剪枝 (Cost-Based Pruning): 排除成本高于当前最佳计划的执行计划。
2.3 查询重写 (Query Rewriting)
CBO 还可以使用查询重写技术来转换查询,从而获得更好的执行计划。 常见的查询重写技术包括:
- 视图展开 (View Expansion): 将视图替换为它的定义。
- 子查询扁平化 (Subquery Unnesting): 将子查询转换为连接操作。
- 谓词下推 (Predicate Pushdown): 将
WHERE
子句下推到表扫描操作。
2.4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Python 代码示例,用于演示如何使用动态规划来选择最佳执行计划:
def find_best_plan(query, cost_model, memo={}):
"""
使用动态规划来查找给定查询的最佳执行计划。
Args:
query: 要优化的查询(简化表示)。
cost_model: 成本模型对象。
memo: 用于存储中间结果的字典。
Returns:
最佳执行计划及其成本。
"""
if query in memo:
return memo[query]
# 假设 query 是一个连接操作:Join(LeftQuery, RightQuery, JoinCondition)
# 简化为只考虑连接顺序
left_query, right_query = query[0], query[1] # 假设query是一个包含左右子查询的元组
# 递归地找到左右子查询的最佳计划
left_best_plan, left_cost = find_best_plan(left_query, cost_model, memo)
right_best_plan, right_cost = find_best_plan(right_query, cost_model, memo)
# 考虑不同的连接算法 (这里简化为只考虑嵌套循环连接和哈希连接)
nested_loop_cost = cost_model.nested_loop_join_cost(left_query, right_query)
hash_join_cost = cost_model.hash_join_cost(left_query, right_query)
# 选择成本最低的连接算法
if nested_loop_cost <= hash_join_cost:
best_plan = ("Nested Loop Join", left_best_plan, right_best_plan)
best_cost = left_cost + right_cost + nested_loop_cost
else:
best_plan = ("Hash Join", left_best_plan, right_best_plan)
best_cost = left_cost + right_cost + hash_join_cost
# 将结果存储在 memo 中
memo[query] = (best_plan, best_cost)
return best_plan, best_cost
# 示例查询 (简化表示)
query = ("Orders", "Customers") # 表示连接 Orders 和 Customers 表
# 使用之前定义的 CostModel
orders_table = Table(num_rows=10000, num_pages=100)
customers_table = Table(num_rows=1000, num_pages=10)
cost_model = CostModel()
# 基本情况:单个表的成本是表扫描的成本
memo = {
"Orders": (("Table Scan", "Orders"), cost_model.table_scan_cost(orders_table)),
"Customers": (("Table Scan", "Customers"), cost_model.table_scan_cost(customers_table)),
}
# 找到最佳计划
best_plan, best_cost = find_best_plan(query, cost_model, memo)
print(f"最佳执行计划: {best_plan}")
print(f"最佳执行计划的成本: {best_cost}")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动态规划来选择最佳执行计划。 find_best_plan
函数递归地找到左右子查询的最佳计划,然后考虑不同的连接算法,并选择成本最低的那个。 结果存储在 memo
字典中,以避免重复计算。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实际的 CBO 会更加复杂。
三、CBO的挑战与改进
CBO 虽然强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统计信息不准确: 如果统计信息不准确,CBO 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 成本模型不完善: 成本模型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实际的执行成本。
- 查询复杂性高: 对于复杂的查询,枚举所有可能的执行计划可能非常耗时。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
- 动态统计信息更新: 实时更新统计信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
- 机器学习成本模型: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学习更准确的成本模型。
- 基于采样的优化: 使用采样技术来估计查询的中间结果大小。
- 查询反馈优化: 根据查询的实际执行情况来调整成本模型。
四、总结与展望
CBO 是数据库优化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计算查询成本并选择最佳执行计划来提高查询效率。 准确的成本估算和高效的执行计划枚举是 CBO 的关键。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查询复杂性的提高,CBO 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CBO 的原理和应用。
五、成本估算与执行计划选择:关键步骤与未来方向
总而言之,CBO的工作流程包括:收集统计信息,使用统计信息估算不同执行计划的成本,通过执行计划枚举和剪枝选择最佳执行计划。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动态统计信息更新、机器学习成本模型和基于采样的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