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开始。
Caffeine 缓存过期后缓存击穿问题与 RefreshAfterWrite 异步加载机制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在实际开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Caffeine 缓存过期后的缓存击穿,以及如何利用 Caffeine 提供的 refreshAfterWrite 机制结合异步加载来优雅地解决这个问题。
1. 缓存击穿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缓存击穿的概念。缓存击穿是指:当缓存中某个热点数据过期时,此时有大量的请求同时到达,由于缓存中没有该数据,所有请求都会直接穿透到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剧增,甚至崩溃。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做一个电商秒杀活动,秒杀商品的库存信息缓存在 Caffeine 中。当秒杀开始时,缓存中的库存数据过期,这时大量的用户同时涌入,请求获取商品库存,由于缓存失效,所有请求都直接打到数据库,数据库瞬间承受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服务崩溃。
2. 缓存击穿的危害
缓存击穿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 数据库压力剧增: 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导致数据库负载过高。
- 服务响应时间变慢: 数据库处理能力有限,响应时间会明显变慢,影响用户体验。
- 服务崩溃: 在极端情况下,数据库可能因为负载过高而崩溃,导致整个服务不可用。
3. 常见的缓存击穿解决方案
常见的缓存击穿解决方案有很多,包括:
- 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 避免热点数据同时过期。
- 互斥锁(Mutex): 只允许一个请求去数据库加载数据,其他请求等待。
- 永不过期: 缓存永不过期,通过后台线程定时更新。
- RefreshAhead: 在缓存过期前,提前异步刷新。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 Caffeine 提供的 refreshAfterWrite 机制,它属于 RefreshAhead 的一种实现。
4. Caffeine refreshAfterWrite 机制
refreshAfterWrite 是 Caffeine 提供的一种异步刷新机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缓存项被访问时,如果该缓存项的上次写入时间距离当前时间超过了指定的时间间隔,那么 Caffeine 会异步地重新加载该缓存项。
关键点:
- 异步刷新: 重新加载数据是异步进行的,不会阻塞当前请求。
- 过期后触发: 只有在缓存项过期后,并且被访问时,才会触发刷新。
- 防止击穿: 在刷新期间,仍然返回旧值,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5. refreshAfterWrite 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解决方案,refreshAfterWrite 具有以下优势:
- 减少数据库压力: 异步刷新可以平摊数据库的负载,避免瞬间的压力。
- 保证服务可用性: 在刷新期间,仍然返回旧值,保证服务的可用性,用户不会感知到缓存失效。
- 配置简单: Caffeine 提供了简单的 API 进行配置,易于使用。
6. 代码示例:使用 refreshAfterWrite 解决缓存击穿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代码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 refreshAfterWrite 解决缓存击穿问题。
import com.github.benmanes.caffeine.cache.Cache;
import com.github.benmanes.caffeine.cache.Caffein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ableFutur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CaffeineRefresh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ExecutorService refresh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ache<String, String> cache = Caffeine.newBuilder()
.refreshAfterWrite(5, TimeUnit.SECONDS) // 缓存项在写入 5 秒后,如果被访问,则异步刷新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 // 缓存项在写入 10 秒后过期,即使没有被访问也会过期
.build(key -> loadDataFromDatabase(key));
// 模拟大量请求
for (int i = 0; i < 20; i++) {
final int requestId = i;
new Thread(() -> {
String data = cache.get("product_1", k -> loadDataFromDatabase(k));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 + requestId + ": " + data);
try {
Thread.sleep(100); // 模拟请求处理时间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Thread.sleep(12000); //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缓存刷新情况
System.out.println("After 12 seconds: " + cache.get("product_1", k -> loadDataFromDatabase(k)));
refreshExecutor.shutdown();
}
private static String loadDataFromDatabase(String key) {
System.out.println("Loading data from database for key: " + key);
// 模拟从数据库加载数据,耗时操作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Data for " + key + " from database";
}
}
代码解释:
- 创建 Cache 对象: 使用
Caffeine.newBuilder()创建 Cache 对象。 - 配置
refreshAfterWrite: 使用refreshAfterWrite(5, TimeUnit.SECONDS)配置缓存项在写入 5 秒后,如果被访问,则异步刷新。 - 配置
expireAfterWrite: 使用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配置缓存项在写入 10 秒后过期。这确保了即使没有请求访问,缓存最终也会失效。 build(key -> loadDataFromDatabase(key)):build方法接受一个Function对象,用于指定如何加载数据。loadDataFromDatabase方法模拟从数据库加载数据,这是一个耗时操作。- 模拟大量请求: 创建多个线程模拟大量请求同时访问缓存。
cache.get(key, k -> loadDataFromDatabase(k)): 使用cache.get方法获取缓存项。如果缓存中存在该项,则直接返回;否则,调用loadDataFromDatabase方法加载数据,并将其放入缓存。- 异步加载数据: 当缓存项过期后,并且被访问时,
refreshAfterWrite机制会异步地调用loadDataFromDatabase方法重新加载数据。 - 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来执行异步刷新任务。
运行结果分析:
- 在程序运行的前 5 秒内,只有一个请求会真正访问数据库,其余请求都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 5 秒后,当缓存项过期时,如果被访问,则会触发异步刷新。
- 在异步刷新期间,仍然返回旧值,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 10 秒后,即使没有请求访问,缓存也会过期。
7. 异步加载机制的优化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了简单的 loadDataFromDatabase 方法来模拟从数据库加载数据。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使用更高级的异步加载机制,例如:
- CompletableFuture: 使用
CompletableFuture可以方便地进行异步编程,并处理加载过程中的异常。 - Reactive Streams: 使用 Reactive Streams 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流,并实现背压机制。
下面是一个使用 CompletableFuture 的示例:
import com.github.benmanes.caffeine.cache.Cache;
import com.github.benmanes.caffeine.cache.Caffein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ableFutur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CaffeineRefreshCompletableFutureExamp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ExecutorService refresh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ache<String, String> cache = Caffeine.newBuilder()
.refreshAfterWrite(5, TimeUnit.SECONDS)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
.build(key -> loadDataAsync(key).join()); // 使用 join() 阻塞等待异步结果
// 或者使用 buildAsync
//.buildAsync((key, executor) -> loadDataAsync(key));
// 模拟大量请求
for (int i = 0; i < 20; i++) {
final int requestId = i;
new Thread(() -> {
String data = cache.get("product_1", k -> loadDataAsync(k).join());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 + requestId + ": " + data);
try {
Thread.sleep(100); // 模拟请求处理时间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Thread.sleep(12000); //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缓存刷新情况
System.out.println("After 12 seconds: " + cache.get("product_1", k -> loadDataAsync(k).join()));
refreshExecutor.shutdown();
}
private static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loadDataAsync(String key) {
return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System.out.println("Loading data from database asynchronously for key: " + key);
// 模拟从数据库加载数据,耗时操作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Data for " + key + " from database (async)";
}, refreshExecutor);
}
}
代码解释:
loadDataAsync方法: 使用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方法异步地加载数据。- 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来执行异步加载任务。
cache.get(key, k -> loadDataAsync(k).join()): 使用join()阻塞直到异步任务完成。注意:在build方法中使用buildAsync可以避免在构建缓存时阻塞。
8. refreshAfterWrite 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 refreshAfterWrite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刷新间隔: 刷新间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过短会导致频繁刷新,增加数据库压力;过长会导致数据不及时更新。
- 处理加载异常: 在加载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异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重试、降级等。
- 监控缓存状态: 需要监控缓存的命中率、加载时间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考虑数据一致性:
refreshAfterWrite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如果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其他方案。 - 线程池配置: 异步刷新依赖于线程池,需要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大小,避免资源耗尽。
9. 不同方案对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 refreshAfterWrite 的优缺点,我们将其与其他常见的缓存击穿解决方案进行对比:
|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 设置合理过期时间 | 简单易用,能够避免所有数据同时过期。 | 无法完全避免缓存击穿,仍然可能存在热点数据过期的情况。 | 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且数据访问频率相对均匀的场景。 |
| 互斥锁 | 能够保证只有一个请求访问数据库,避免数据库压力过大。 | 会阻塞其他请求,降低系统的并发能力,用户体验较差。 | 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且能够容忍一定延迟的场景。 |
| 永不过期 | 能够完全避免缓存击穿。 | 数据可能不是最新的,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风险,需要定期更新缓存。 | 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且数据更新频率较低的场景。 |
refreshAfterWrite |
能够在缓存过期后异步刷新,平摊数据库负载,保证服务可用性。 | 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可能存在短暂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合理配置刷新间隔。 | 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但需要保证服务可用性的场景。 |
10. 一个表格总结 refreshAfterWrite 的配置选项
| 配置选项 | 类型 | 描述 |
|---|---|---|
refreshAfterWrite |
long, TimeUnit |
指定缓存项在写入后多久,如果被访问,则异步刷新。例如:refreshAfterWrite(5, TimeUnit.SECONDS) 表示缓存项在写入 5 秒后,如果被访问,则异步刷新。 |
expireAfterWrite |
long, TimeUnit |
指定缓存项在写入后多久过期,即使没有被访问也会过期。例如: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 表示缓存项在写入 10 秒后过期。 |
build 或 buildAsync |
CacheLoader 或 AsyncCacheLoader |
指定如何加载数据。build 方法接受一个 CacheLoader 对象,用于同步加载数据;buildAsync 方法接受一个 AsyncCacheLoader 对象,用于异步加载数据。AsyncCacheLoader 接口提供了更多控制异步加载过程的选项,例如可以指定用于执行加载任务的 Executor。使用 buildAsync 可以更好地与 refreshAfterWrite 结合,避免阻塞缓存的构建过程。 |
11. 总结与建议
refreshAfterWrite 是一种有效的缓存击穿解决方案,它可以减少数据库压力,保证服务可用性。但是,在使用 refreshAfterWrite 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并注意处理加载异常,监控缓存状态。 结合 CompletableFuture 或其他异步编程模型,可以进一步优化缓存的加载性能和响应速度。最终选择哪种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 理解其机制,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