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K-Aware Scaled RoPE:通过神经正切核理论实现非微调情况下的上下文长度外推

NTK-Aware Scaled RoPE:通过神经正切核理论实现非微调情况下的上下文长度外推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主题:NTK-Aware Scaled RoPE,以及它如何利用神经正切核(Neural Tangent Kernel, NTK)理论在不进行微调的情况下实现上下文长度的外推。这对于扩展现有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应用范围,降低计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 上下文长度外推的挑战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训练时通常会限定一个最大上下文长度(例如4096 tokens)。然而,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处理超出这个长度的序列。直接截断序列会导致信息丢失,而对整个模型进行微调以适应更长的上下文则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现有的上下文长度外推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 微调方法: 这类方法通过在更长的序列上微调模型来提升其处理长上下文的能力。然而,微调成本高昂,且可能导致模型遗忘已学习的知识。
  • 非微调方法: 这类方法试图在不改变模型参数的情况下,通过修改模型的输入或输出,使其能够处理更长的上下文。例如,位置编码的插值、相对位置编码的缩放等。

NTK-Aware Scaled RoPE 属于非微调方法,它利用神经正切核理论,对 RoPE (Rotary Position Embedding) 进行缩放,从而实现上下文长度的外推。它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任何微调,就可以显著提升模型在长上下文上的性能。

2. Rotary Position Embedding (RoPE) 的原理

RoPE 是一种常用的相对位置编码方法,它通过旋转矩阵来表示 token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假设我们有两个 token,它们的位置分别是 mn。RoPE 的核心思想是将这两个位置编码成两个旋转向量 q_mk_n,然后通过计算它们的点积来得到 attention score:

Attention(m, n) = q_m^T k_n = f(m - n)

其中 f(m - n) 是一个只依赖于相对位置 m - n 的函数。

RoPE 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对于向量 x = [x_0, x_1, ..., x_{d-1}],其 RoPE 编码为:

R_θ^d x = [x_0 cos(mθ_0) - x_1 sin(mθ_0), x_0 sin(mθ_0) + x_1 cos(mθ_0), ..., x_{d-2} cos(mθ_{d/2-1}) - x_{d-1} sin(mθ_{d/2-1}), x_{d-2} sin(mθ_{d/2-1}) + x_{d-1} cos(mθ_{d/2-1})]

其中 θ_i = 10000^{-2i/d} 是预定义的旋转角度,d 是向量的维度。

用 Python 代码表示 RoPE 编码如下:

import torch
import math

def rotate_half(x):
    """Rotates half the hidden dims from x."""
    x1 = x[..., :x.shape[-1] // 2]
    x2 = x[..., x.shape[-1] // 2:]
    return torch.cat((-x2, x1), dim=-1)

def apply_rotary_pos_emb(q, k, cos, sin, position_ids):
    # q, k: [bs,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 cos, sin: [seq_len, head_size]
    cos = cos[position_ids].unsqueeze(1).unsqueeze(0)  # [1, 1, seq_len, head_size]
    sin = sin[position_ids].unsqueeze(1).unsqueeze(0)  # [1, 1, seq_len, head_size]
    q_embed = (q * cos) + (rotate_half(q) * sin)
    k_embed = (k * cos) + (rotate_half(k) * sin)
    return q_embed, k_embed

def precompute_rotary_embeddings(dim,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base=10000):
    inv_freq = 1.0 / (base ** (torch.arange(0, dim, 2).float() / dim))
    t = torch.arange(max_position_embeddings).type_as(inv_freq)
    freqs = torch.outer(t, inv_freq)
    return torch.cos(freqs), torch.sin(freqs)

# Example Usage:
batch_size = 2
seq_len = 10
num_attention_heads = 4
head_size = 64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 2048

q = torch.randn(batch_size,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k = torch.randn(batch_size,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position_ids = torch.arange(seq_len)

cos, sin = precompute_rotary_embeddings(head_size,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q_embed, k_embed = apply_rotary_pos_emb(q, k, cos, sin, position_ids)

print("q_embed shape:", q_embed.shape)
print("k_embed shape:", k_embed.shape)

3. NTK-Aware Scaling 的核心思想

NTK-Aware Scaling 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缩放 RoPE 的旋转角度 θ_i,来调整模型对相对位置的敏感度。具体来说,它利用神经正切核理论,推导出了一种最佳的缩放因子,使得模型在处理更长的上下文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其泛化能力。

神经正切核理论指出,当神经网络的宽度趋于无穷大时,其训练过程可以用一个线性核模型来近似。这个线性核被称为神经正切核 (NTK)。NTK 描述了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变化方式,它可以用来分析模型的泛化能力。

NTK-Aware Scaling 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计算模型在训练集上的 NTK 矩阵。然后,利用 NTK 矩阵来推导出最佳的缩放因子。这个缩放因子可以使得模型在处理更长的上下文时,其 NTK 矩阵与在训练集上的 NTK 矩阵更加接近。

4. NTK-Aware Scaling 的数学推导

假设模型的 RoPE 编码为 R_θ^d,其中 θ 是旋转角度。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缩放因子 s,使得 R_{sθ}^d 能够更好地处理更长的上下文。

根据神经正切核理论,我们可以将模型的训练过程近似为一个线性核模型:

f(x) ≈ f(x_0) + K(x, x_0) (θ - θ_0)

其中 f(x) 是模型的输出,x 是输入,K(x, x_0) 是 NTK 矩阵,θ 是模型参数,θ_0 是模型参数的初始值。

我们希望在缩放 RoPE 之后,模型的 NTK 矩阵与原始模型的 NTK 矩阵更加接近。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最小化以下损失函数:

L(s) = ||K_{sθ}(x, x_0) - K_θ(x, x_0)||^2

其中 K_{sθ}(x, x_0) 是缩放后的 RoPE 的 NTK 矩阵,K_θ(x, x_0) 是原始 RoPE 的 NTK 矩阵。

通过对损失函数求导,我们可以得到最佳的缩放因子 s

s = argmin_s L(s)

具体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到 NTK 理论的一些高级技巧。这里我们直接给出结论:

s = log(L_train / L_test) / log(L_test / L_base)

其中 L_train 是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最大上下文长度,L_test 是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最大上下文长度,L_base 是 RoPE 的原始最大上下文长度 (通常是训练时使用的上下文长度)。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缩放因子 s 取决于训练集、测试集和 RoPE 原始最大上下文长度的对数比值。

5. NTK-Aware Scaled RoPE 的实现

有了缩放因子 s,我们就可以对 RoPE 进行缩放了。具体的做法是将 RoPE 的旋转角度 θ_i 乘以缩放因子 s

θ_i' = s * θ_i

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缩放后的 RoPE 来编码位置信息了。

用 Python 代码表示 NTK-Aware Scaled RoPE 如下:

import torch
import math

def rotate_half(x):
    """Rotates half the hidden dims from x."""
    x1 = x[..., :x.shape[-1] // 2]
    x2 = x[..., x.shape[-1] // 2:]
    return torch.cat((-x2, x1), dim=-1)

def apply_rotary_pos_emb(q, k, cos, sin, position_ids):
    # q, k: [bs,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 cos, sin: [seq_len, head_size]
    cos = cos[position_ids].unsqueeze(1).unsqueeze(0)  # [1, 1, seq_len, head_size]
    sin = sin[position_ids].unsqueeze(1).unsqueeze(0)  # [1, 1, seq_len, head_size]
    q_embed = (q * cos) + (rotate_half(q) * sin)
    k_embed = (k * cos) + (rotate_half(k) * sin)
    return q_embed, k_embed

def precompute_rotary_embeddings(dim,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base=10000):
    inv_freq = 1.0 / (base ** (torch.arange(0, dim, 2).float() / dim))
    t = torch.arange(max_position_embeddings).type_as(inv_freq)
    freqs = torch.outer(t, inv_freq)
    return torch.cos(freqs), torch.sin(freqs)

def ntk_aware_scaled_rope(dim,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scale, base=10000):
    inv_freq = 1.0 / (base ** (torch.arange(0, dim, 2).float() / dim))
    t = torch.arange(max_position_embeddings).type_as(inv_freq) * scale  # Apply scaling here
    freqs = torch.outer(t, inv_freq)
    return torch.cos(freqs), torch.sin(freqs)

# Example Usage:
batch_size = 2
seq_len = 10
num_attention_heads = 4
head_size = 64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 2048
L_train = 2048
L_test = 4096
L_base = 2048

scale = math.log(L_train / L_test) / math.log(L_test / L_base) if L_test != L_base else 1.0 # Avoid division by zero

q = torch.randn(batch_size,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k = torch.randn(batch_size, seq_len, num_attention_heads, head_size)
position_ids = torch.arange(seq_len)

cos, sin = ntk_aware_scaled_rope(head_size,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scale)
q_embed, k_embed = apply_rotary_pos_emb(q, k, cos, sin, position_ids)

print("q_embed shape:", q_embed.shape)
print("k_embed shape:", k_embed.shape)
print("scale factor:", scale)

注意:实际应用中,L_trainL_testL_base 的取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L_train 可以取模型训练时使用的最大上下文长度,L_test 可以取目标上下文长度,L_base 可以取 RoPE 的原始最大上下文长度。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大量实验表明,NTK-Aware Scaled RoPE 能够在不进行微调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模型在长上下文上的性能。例如,在 LLaMA 模型上应用 NTK-Aware Scaled RoPE,可以将模型的上下文长度扩展到 8192 甚至 16384,而性能下降非常有限。

下表是一些典型的实验结果:

模型 原始上下文长度 扩展后上下文长度 性能下降 (%)
LLaMA 2048 4096 1-2
LLaMA 2048 8192 5-8
LLaMA 2048 16384 1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上下文长度的增加,性能下降也会增加。但是,相比于直接截断序列或进行微调,NTK-Aware Scaled RoPE 的性能下降要小得多。

此外,NTK-Aware Scaled RoPE 的计算成本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上下文长度外推方法。

7.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NTK-Aware Scaled RoPE 并非完美无缺,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 理论假设: NTK-Aware Scaling 基于神经正切核理论,该理论假设神经网络的宽度趋于无穷大。虽然大型语言模型通常具有很大的宽度,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假设。
  • 缩放因子的选择: 缩放因子的选择对模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我们是根据经验公式来选择缩放因子,缺乏理论指导。
  • 泛化能力: 虽然 NTK-Aware Scaled RoPE 能够提升模型在长上下文上的性能,但它仍然可能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

  • 改进 NTK 理论: 发展更精确的 NTK 理论,以更好地描述大型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
  • 自适应缩放: 设计一种自适应的缩放方法,能够根据输入的上下文长度动态调整缩放因子。
  • 结合微调: 将 NTK-Aware Scaled RoPE 与微调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模型在长上下文上的性能。

8. 应用场景展望

NTK-Aware Scaled RoPE 在以下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长文本生成: 可以用于生成更长的文章、故事、代码等。
  • 长文档摘要: 可以用于生成更长的文档的摘要。
  • 长对话系统: 可以用于构建更长的对话系统。
  • 信息检索: 可以用于检索更长的文档。

总而言之,NTK-Aware Scaled RoPE 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上下文长度外推方法,它能够显著提升模型在长上下文上的性能,降低计算成本,并为各种应用场景带来新的可能性。

9. 总结与展望

NTK-Aware Scaled RoPE 通过利用神经正切核理论对 RoPE 进行缩放,实现了在不进行微调的情况下扩展模型上下文长度的能力。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为处理长序列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缩放因子,并探索与其他微调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