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 Pinia 源码中 `getters` 的缓存机制,以及它们如何依赖于 `computed` 的惰性求值。

Pinia Getters 的缓存机制:一场关于惰性求值的精彩演出

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来到我的 Pinia 源码解析特别节目。今天我们要聊的是 Pinia 中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特性:getters 的缓存机制。

别看 getters 好像只是简单的函数,但它们背后隐藏着一层巧妙的设计,尤其是与 computed 的惰性求值结合,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性能优化演出。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 getters 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 Getters?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 getters。简单来说,getters 就是你在 Pinia store 中定义的计算属性。它们允许你根据 store 的 state 值派生出新的值,就像 Vue 中的 computed 属性一样。

举个例子: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isEven: (state) => state.count % 2 === 0,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
})

在这个例子中,doubleCountisEven 就是 getters。它们分别根据 count 的值计算出两倍的值和是否为偶数。

Getters 的本质:Computed 属性

关键来了!在 Pinia 的底层实现中,getters 实际上就是通过 Vue 的 computed 函数创建的计算属性。这意味着 getters 拥有 computed 的所有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惰性求值 (Lazy Evaluation)缓存 (Caching)

惰性求值:不着急,等着用再说

惰性求值是指只有当 getter 的值被访问时,才会进行计算。如果你定义了一个 getter,但是从未使用它,那么它就不会被执行。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提高性能。

用一个更通俗的比喻:惰性求值就像一个懒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手。只有当有人需要他的帮助时,他才会开始行动。

缓存:算过一次,下次直接用

缓存是指 getter 的值在第一次计算后会被保存下来。如果 getter 依赖的 state 值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下次访问 getter 时,直接返回缓存的值,而不需要重新计算。这可以极大地提高性能,尤其是对于计算量大的 getter 来说。

缓存就像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算过一次的题,下次直接给出答案,不用再费脑筋。

Pinia 如何实现 Getters 的缓存机制?

现在,我们深入到 Pinia 的源码,看看它是如何利用 computed 来实现 getters 的缓存机制的。

以下是 Pinia 中创建 getters 的简化版代码:

import { computed, isRef } from 'vue'

function createGetters(store, options) {
  const computedGetters = {};

  for (const getterName in options.getters) {
    const rawGetter = options.getters[getterName];

    computedGetters[getterName] = computed(() => {
      // 允许 getter 访问 store 实例
      return rawGetter.call(store, store.state);
    });

    Object.defineProperty(store, getterName, {
      get: () => computedGetters[getterName].val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
}

这段代码的关键在于 computed 函数的使用。Pinia 将每个 getter 函数都包裹在 computed 函数中,从而创建了一个计算属性。

代码解读:

  1. computedGetters 对象: 用于存储所有通过 computed 创建的计算属性。
  2. 遍历 options.getters 循环遍历用户定义的 getters
  3. computed(() => ...) 这是核心部分。computed 函数接收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就是 getter 的逻辑。computed 会自动追踪回调函数中使用的 state 变量,并在 state 变量发生改变时,重新执行回调函数。
  4. rawGetter.call(store, store.state) 调用用户定义的 getter 函数,并将 store 实例和 store.state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这样,getter 函数就可以访问 store 的 state 和其他 actions。
  5. Object.defineProperty(store, getterName, ...) 将计算属性添加到 store 实例上。这样,你就可以像访问普通的属性一样访问 getter 了。关键是 get: () => computedGetters[getterName].value,这使得每次访问 store.getterName 时,都会触发 computed 属性的求值。

工作流程:

  1. 首次访问: 当你第一次访问 store.doubleCount 时,computedGetters['doubleCount'].value 会被调用。由于这是第一次访问,computed 会执行 getter 函数,计算出 doubleCount 的值,并将结果缓存起来。
  2. 后续访问: 如果 store.count 的值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当你再次访问 store.doubleCount 时,computed 会直接返回缓存的值,而不会再次执行 getter 函数。
  3. 依赖改变: 如果 store.count 的值发生了改变,那么下次访问 store.doubleCount 时,computed 会检测到依赖发生了改变,重新执行 getter 函数,计算出新的值,并将结果更新到缓存中。

实例演示: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假设我们有一个计算量很大的 getter,它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计算出结果。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function sleep(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ms));
}

export const useExpensiveStore = defineStore('expensive', {
  state: () => ({
    data: Array.from({ length: 10000 }, (_, i) => i),
  }),
  getters: {
    expensiveCalculation: (state) => {
      console.time('expensiveCalculation');
      let sum = 0;
      for (let i = 0; i < state.data.length; i++) {
        sum += state.data[i];
      }
      // 模拟耗时操作
      sleep(100);
      console.timeEnd('expensiveCalculation');
      return sum;
    },
  },
  actions: {
    updateData() {
      this.data = Array.from({ length: 10000 }, (_, i) => i + Math.random());
    },
  },
})

在这个例子中,expensiveCalculation getter 会计算一个包含 10000 个元素的数组的总和,并且模拟了一个 100ms 的耗时操作。

现在,我们在组件中使用这个 getter

<template>
  <p>Expensive Calculation: {{ expensiveStore.expensiveCalculation }}</p>
  <button @click="updateData">Update Data</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ExpensiveStore } from './stores/expensive';
import { onMounted } from 'vue';

const expensiveStore = useExpensiveStore();

onMounted(() => {
  // 首次访问 getter
  console.log('First access:', expensiveStore.expensiveCalculation);

  // 再次访问 getter
  console.log('Second access:', expensiveStore.expensiveCalculation);
});

const updateData = () => {
  expensiveStore.updateData();
};
</script>

运行这段代码,你会在控制台中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

expensiveCalculation: 100.123ms
First access: 49995000

Second access: 49995000

可以看到,第一次访问 expensiveCalculation 时,花费了 100 多毫秒。但是,第二次访问时,立即返回了结果,没有花费任何时间。这就是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

如果你点击 "Update Data" 按钮,再次访问 expensiveCalculation,你会发现它又需要重新计算,因为 state.data 发生了改变。

Getters 的局限性

虽然 getters 的缓存机制非常有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1. 只读: getters 只能读取 state 的值,不能修改 state 的值。如果你需要在 getter 中修改 state 的值,你应该使用 actions
  2. 无副作用: getters 应该是一个纯函数,不应该有任何副作用。这意味着 getter 不应该修改任何外部变量,也不应该执行任何 I/O 操作。
  3. 浅比较: computed 的依赖追踪是基于浅比较的。这意味着如果 state 中的一个对象或数组发生了深层变化,computed 可能无法检测到,从而导致缓存失效。

Getters 的使用技巧

为了更好地利用 getters 的缓存机制,这里有一些使用技巧:

  1. 避免在 getter 中进行复杂的计算: 如果 getter 的计算量很大,应该考虑将其拆分成多个更小的 getter,或者使用 actions 将计算结果缓存到 state 中。
  2. 使用 computedflush 选项: computed 提供了 flush 选项,可以控制计算属性的更新时机。你可以使用 flush: 'sync' 选项,强制计算属性同步更新,但这可能会降低性能。
  3. 使用 toReftoRefs 当你在组件中使用 storeToRefs 时,它会将 store 的 state 转换为响应式的 refs。但是,如果你的 state 包含对象或数组,并且你只想监听对象或数组的某个属性,你可以使用 toReftoRefs 来创建更精确的依赖追踪。

Getters vs Actions:选择的艺术

你可能会有疑问: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getters,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actions

一般来说,getters 用于计算派生值,而 actions 用于修改 state 的值。

特性 Getters Actions
目的 计算派生值 修改 State
副作用 不应该有副作用 可以有副作用
修改 State 不允许 允许
异步 不推荐 允许
缓存 有缓存机制 没有缓存机制
使用场景 从 State 计算出新的数据,用于显示 执行异步操作,修改 State,触发其他 Actions

总结:

  • 如果你的目标是根据 state 计算出一个新的值,并且这个值可能会被多次使用,那么你应该使用 getters
  • 如果你的目标是修改 state 的值,或者执行一些异步操作,那么你应该使用 actions

结论

getters 是 Pinia 中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它利用 computed 的惰性求值和缓存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应用的性能。

通过理解 getters 的工作原理,你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编写出更高效、更易维护的代码。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 Pinia 的 getters 机制。 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