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 Pinia 源码中 `store` 实例的创建过程,以及它如何利用 Vue 3 的 `reactive` API 使 `state` 具有响应性。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Pinia 里面的 store 实例,看看它怎么像个魔法师一样,让咱们的 state 变得活蹦乱跳,响应灵敏。重点是,我们要深入源码,看看 Pinia 是怎么利用 Vue 3 的 reactive API 来实现这个魔术的。准备好了吗?Let’s dive in!

开场:Pinia Store 的诞生记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Pinia 的 store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容器,用来存放我们的数据(state)、修改数据的方法(actions)以及基于数据计算的属性(getters)。有了 store,咱们就可以在整个应用中共享和管理数据,避免了组件之间传来传去,搞得一团糟。

创建 store 的过程,就像是给咱们的数据找了个好住处,并且装上了各种机关,让它们能够响应变化,自动更新。这个过程的核心,就在于 Pinia 如何使用 Vue 3 的 reactive API。

核心:reactive API 的魔法

Vue 3 的 reactive API 是实现响应式数据的关键。它就像一个“监听器”,能够监听到数据的变化,并且通知所有依赖于这些数据的组件进行更新。

reactive 的基本用法很简单: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message: 'Hello!'
});

console.log(state.count); // 0

state.count++; // 修改数据

// 此时,所有使用 state.count 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

在这个例子中,state 对象就变成了响应式的。当我们修改 state.count 的值时,所有使用了 state.count 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这就是 reactive 的魔法!

源码剖析:Pinia 如何使用 reactive

现在,让我们深入 Pinia 的源码,看看它是如何使用 reactive API 来创建响应式的 store 的。

Pinia 内部的 defineStore 函数(简化版)大致长这样:

import { reactive, computed, effectScope, toRefs } from 'vue';

function defineStore(id, optionsOrFn, setup) {
  let idOption, options;
  if (typeof id === 'string') {
    idOption = id
    options = typeof optionsOrFn === 'function' ? {state: optionsOrFn} : optionsOrFn
  }

  const { state, getters, actions } = options;

  // 1. 创建 effectScope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

  function useStore() {
    // 2. 创建响应式的 state
    const reactiveState = scope.run(() => reactive(typeof state === 'function' ? state() : state || {}))

    // 3. 创建 getters
    const computedGetters = {}
    if (getters) {
      for (const getterName in getters) {
        computedGetters[getterName] = computed(() => 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
    }

    // 4. 创建 actions
    const boundActions = {}
    if (actions) {
      for (const actionName in actions) {
        boundActions[actionName] = actions[actionName].bind(store)
      }
    }

    const store = {
      $id: idOption,
      $state: reactiveState, // 暴露响应式 state
      ...reactiveState, // 展开 state
      ...computedGetters,
      ...boundActions,
      $reset: () => {
        const newState = typeof state === 'function' ? state() : state || {}
        // Object.assign(reactiveState, newState)  用这个方法无法触发响应式
        for (const key in reactiveState) {
          reactiveState[key] = newState[key]
        }
        for (const key in newState) {
          if (!(key in reactiveState)) {
            reactiveState[key] = newState[key]
          }
        }
      }
    }

    return store
  }

  return useStore;
}

export { defineStore };

让我们一步步分析:

  1. defineStore 函数: 这是创建 store 的入口函数。它接收 idstore 的唯一标识符)和 options(包含 stategettersactions)作为参数。
  2. reactive(state()) 这是关键的一步!Pinia 使用 reactive API 将 state 对象转换成响应式的。如果 state 是一个函数,Pinia 会先执行这个函数,获取初始的 state 对象,然后再进行 reactive 处理。
  3. effectScope(): Pinia 使用 effectScope 来管理 store 的生命周期,以及将 store 中的所有响应式副作用绑定到这个 scope 上。当 scope 被停用时,所有副作用都会被停止。
  4. computed(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Pinia 使用 computed 来创建基于 state 的计算属性。computed 具有缓存功能,只有当依赖的 state 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并且将getter的this绑定到store实例。
  5. actions[actionName].bind(store) Pinia 将 actions 绑定到 store 实例上,这样在 actions 内部就可以访问 storestategetters
  6. store 对象: 最终,Pinia 将 reactiveStatecomputedGettersboundActions 组合成一个 store 对象,并返回。
  7. $reset 方法: 提供了一个重置 store 的方法。它将 state 重置为初始值。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使用Object.assign进行赋值并不能触发响应式。

重点:为什么 reactive 这么重要?

如果没有 reactive API,我们就需要手动监听数据的变化,并且手动更新组件。这不仅代码量大,而且容易出错。有了 reactive,我们只需要关注数据的修改,Vue 3 会自动处理剩下的事情。

代码示例:一个简单的 Pinia Store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 Pinia store 的例子: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decrement() {
      this.count--;
    }
  }
});

在这个例子中:

  • state:包含一个 count 属性,初始值为 0。
  • getters:包含一个 doubleCount 计算属性,返回 count 的两倍。
  • actions:包含 incrementdecrement 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增加和减少 count 的值。

当我们使用 useCounterStore 时,就可以访问到响应式的 count 属性、doubleCount 计算属性以及 incrementdecrement 方法。

<template>
  <p>Count: {{ count }}</p>
  <p>Double Count: {{ double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button @click="decrement">Decrement</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CounterStore } from './store';

const counterStore = useCounterStore();
const { count, doubleCount, increment, decrement } = counterStore;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当 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Count: {{ count }}Double Count: {{ doubleCount }} 都会自动更新。这就是 reactive 的威力!

深入:toRefs 的作用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toRefsstorestate 转换成 refs。这是因为在 <script setup> 语法糖中,我们需要使用 refs 才能在模板中访问响应式数据。

toRefs 的作用是将一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成 refs。例如:

import { reactive, toRefs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message: 'Hello!'
});

const { count, message } = toRefs(state);

console.log(count.value); // 0

count.value++; // 修改数据

// 此时,state.count 和 count.value 都会更新

在这个例子中,countmessage 都变成了 refs。当我们修改 count.value 的值时,state.count 的值也会同步更新。

表格总结:Pinia Store 的核心组成部分

组件 功能 实现方式
state 存储数据 reactive API
getters 基于 state 计算的属性 computed API
actions 修改 state 的方法 bind API (绑定到 store 实例)
$reset 重置 state 为初始值 循环赋值
effectScope 管理store的生命周期以及store中的所有响应式副作用绑定到这个scope上。 effectScope API

进阶:$subscribe$onAction

Pinia 还提供了 $subscribe$onAction 两个 API,用于监听 state 的变化和 actions 的执行。

  • $subscribe 用于监听 state 的变化。它接收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当 state 发生变化时,回调函数会被执行。
  • $onAction 用于监听 actions 的执行。它接收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当 actions 被执行时,回调函数会被执行。

这两个 API 可以用来实现一些高级的功能,例如:

  • 记录 state 的变化日志
  • actions 执行前后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 实现撤销/重做功能

总结:Pinia Store 的魔法

Pinia 的 store 实例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离不开 Vue 3 的 reactive API 的支持。reactive API 让 state 变得响应式,使得组件能够自动更新,从而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

通过深入源码,我们可以看到 Pinia 如何巧妙地利用 reactive API,以及如何将 stategettersactions 组合成一个功能完善的 store 对象。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Pinia 的 store 实例,以及它背后的响应式原理。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