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 Pinia 源码中 `getters` 的缓存机制,以及它们如何依赖于 `computed` 的惰性求值。

Pinia getters 的缓存秘密:一场关于惰性与性能的探险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不聊八卦,不谈人生,就来扒一扒 Pinia 源码里 getters 的那点儿“小秘密”——缓存机制。

啥是缓存?说白了,就是把一些计算结果先存起来,下次再用的时候,直接拿来用,省得再算一遍。这就像你去饭馆吃饭,老板把几道招牌菜提前做好,你来了直接上,效率蹭蹭往上涨。

那 Pinia 的 getters 又是怎么玩转缓存的呢?答案就藏在 computed 的惰性求值里。别怕,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咱们慢慢来。

getters 的本质:computed 的巧妙伪装

首先,我们要明白,Pinia 的 getters 并不是什么魔法黑科技,它其实就是 Vue 的 computed 属性的一个“马甲”。源码里是这么实现的:

import {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function defineStore(id, options) {
  const store = {}

  if (options.getters) {
    for (const getterName in options.getters) {
      store[getterName] = computed(() => {
        // 在这里调用 getter 函数,并传入 state 作为参数
        return options.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store.state)
      })
    }
  }

  return store
}

看到了吗?Pinia 遍历 options.getters 里的每一个 getter 函数,然后用 computed 包裹起来。这意味着,每一个 getter 都变成了一个计算属性。

这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大了! computed 可是个好东西,它自带缓存功能,而且还是惰性求值的。

惰性求值:不着急,等需要再算

啥是惰性求值?简单来说,就是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 computed 属性只有在第一次被访问的时候,才会真正执行计算。

举个例子:

<template>
  <p>Count: {{ count }}</p>
  <p>Double Count: {{ doubleCount }}</p>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Store } from './store'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Store()
const { count, doubleCount } = storeToRefs(store) // 使用 storeToRefs 创建响应式引用
</script>
// store.ts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const useStore = defineStore('main', {
  state: () => ({
    count: ref(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
      console.log("Calculating doubleCount...");
      return state.count * 2
    }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
})

在这个例子里,doubleCount 是一个 getter,它依赖于 count 这个 state。当我们第一次访问 doubleCount 的时候,才会执行 getter 函数,计算 count * 2 的值。然后,computed 会把这个结果缓存起来。

如果 count 的值没有改变,下次再访问 doubleCount 的时候,computed 就不会重新计算,而是直接返回缓存里的值。只有当 count 的值发生改变时,computed 才会重新执行 getter 函数,更新缓存。

你可以试试点击页面上的一个按钮,来触发 increment action,改变 count 的值。你会发现,只有在 count 改变的时候,才会打印 "Calculating doubleCount…"。

缓存机制:用空间换时间

computed 的缓存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它把计算结果保存在内存里,下次直接读取,避免了重复计算,提高了性能。

但是,缓存也是有代价的。缓存需要占用内存空间。如果缓存的数据量太大,或者缓存的生命周期太长,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

所以,在使用 getters 的时候,我们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使用缓存。一般来说,对于计算量大、依赖复杂、且不经常变化的数据,可以使用 getters 进行缓存。对于计算量小、变化频繁的数据,则可以考虑直接在模板里计算。

getters 的依赖追踪:谁动了我的奶酪?

computed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依赖追踪。它可以自动追踪 getter 函数里用到的所有 state。

当 getter 函数里用到的 state 发生改变时,computed 会自动失效,下次访问的时候,就会重新计算。

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doubleCount 依赖于 count。当 count 的值发生改变时,doubleCount 会自动失效。下次访问 doubleCount 的时候,computed 就会重新执行 getter 函数,计算新的 count * 2 的值。

这种依赖追踪机制,保证了 getters 的值始终是最新的。

storeToRefs:让 getters 变成响应式引用

在 Vue 组件中使用 Pinia store 的 getters 时,我们需要使用 storeToRefs 这个函数。

import { storeToRefs } from 'pinia'

const store = useStore()
const { count, doubleCount } = storeToRefs(store)

storeToRefs 的作用是将 store 里的 state 和 getters 转换成响应式引用。这意味着,当 state 或 getters 的值发生改变时,Vue 组件会自动更新。

如果不使用 storeToRefs,直接访问 store.countstore.doubleCount,虽然也能获取到值,但是这些值不是响应式的。当 state 的值发生改变时,Vue 组件不会自动更新。

深入源码:computed 到底做了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来扒一扒 computed 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实现缓存和依赖追踪的。

由于 computed 的实现比较复杂,这里我们只看关键部分:

// 简化的 computed 实现

import { track, trigger } from './reactive' // 响应式系统相关的函数

class ComputedRefImpl {
  private _value: any
  private _dirty = true // 初始状态为脏,需要重新计算
  private _effect: ReactiveEffect // 用于追踪依赖的 effect

  constructor(getter, public readonly scheduler?: Function) {
    this._effect = new ReactiveEffect(getter, () => {
      if (!this._dirty) {
        this._dirty = true
        trigger(this, "set") // 触发更新
      }
    })
  }

  get value() {
    if (this._dirty) {
      this._value = this._effect.run() // 执行 getter 函数,并收集依赖
      this._dirty = false
    }
    track(this, "get") // 追踪依赖
    return this._value
  }
}

// ReactiveEffect 用于追踪依赖
class ReactiveEffect {
  constructor(public fn, public scheduler?) {}

  run() {
    activeEffect = this // 设置当前 activeEffect
    cleanupEffect(this) // 清除之前的依赖
    const result = this.fn() // 执行 getter 函数
    activeEffect = undefined // 重置 activeEffect
    return result
  }
}

// track 函数用于收集依赖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
    // 将 activeEffect 添加到 target[key] 的依赖集合里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dep.add(activeEffect)
  }
}

// trigger 函数用于触发更新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forEach(effect => {
      if (effect.scheduler) {
        effect.scheduler() // 如果有 scheduler,则执行 scheduler
      } else {
        effect.run() // 否则,直接执行 effect
      }
    })
  }
}

这段代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ComputedRefImpl:这是 computed 的核心实现。它包含一个 _value 属性用于保存缓存的值,一个 _dirty 属性用于标记是否需要重新计算,以及一个 _effect 属性用于追踪依赖。

  2. 惰性求值ComputedRefImplvalue getter 会检查 _dirty 属性。如果 _dirtytrue,则执行 _effect.run() 计算新的值,并把 _dirty 设置为 false。否则,直接返回缓存的值。

  3. 依赖追踪_effect.run() 在执行 getter 函数之前,会设置 activeEffect 为当前的 _effect 实例。然后在 getter 函数执行过程中,如果访问了响应式数据,track 函数就会把当前的 _effect 添加到该响应式数据的依赖集合里。

  4. 触发更新:当响应式数据的值发生改变时,trigger 函数会找到该响应式数据的所有依赖,然后执行这些依赖的 _effectschedulerrun 方法,从而触发 computed 的更新。

简单来说,computed 就是通过 ReactiveEffect 来追踪 getter 函数的依赖,并在依赖发生改变时,自动失效并重新计算。

getters 的适用场景

那么,在实际开发中,哪些场景适合使用 getters 呢?

场景 是否适合使用 getters 理由
需要对 state 进行转换和处理 getters 可以将 state 转换成更方便使用的格式,避免在组件中重复编写转换逻辑。
需要根据多个 state 计算出一个新的值 getters 可以将多个 state 组合起来,计算出一个新的值。
计算量大,且不经常变化的数据 getters 可以缓存计算结果,避免重复计算,提高性能。
需要在多个组件中共享同一个计算结果 getters 可以将计算逻辑封装在 store 里,方便在多个组件中共享。
计算量小,且变化频繁的数据 这种情况下,getters 的缓存机制反而会降低性能,建议直接在组件中计算。
不需要对 state 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返回 state 这种情况下,直接在组件中使用 state 即可,不需要使用 getters

小结

好了,各位观众老爷们,今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了 Pinia 源码里 getters 的缓存机制。

  • getters 本质上是 Vue 的 computed 属性的一个“马甲”。
  • computed 具有惰性求值和依赖追踪的特性,可以自动缓存计算结果,并在依赖发生改变时,自动失效并重新计算。
  • storeToRefs 可以将 store 里的 state 和 getters 转换成响应式引用。
  • 在使用 getters 的时候,我们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使用缓存。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能够对 Pinia 的 getters 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

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聊 Pinia 的其他“小秘密”。感谢大家的观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